得到姜鱼的肯定回答后,谢琢果然急忙赶回县城。

    望着他拍马遁入夕阳余晖的背影,赵盼娣神色郁郁,连路上姜鱼跟她说沼气如何如何妙都听不进去。

    “再好,还能好过之前咱家烧出来的焦炭?你这池子里的那啥子气,总不能源源不断冒出来吧?”

    焦炭近似于当前的银霜炭,非常耐烧,还没毒烟,如今市场价约莫百文一斤,是石炭的十倍不止。

    可,有了姜鱼的法子,他们能用石炭精炼出银霜炭,一下子把成本打到只剩个零头。

    赵盼娣倒也不舍得用这样的好炭去烧大棚,可,她早就看出这亲闺女一肚子弯弯绕绕心思,直觉沼气池就算有好处,也不像她说的那么厉害。

    姜鱼摸摸鼻子,居然还真叫她说中了一半。

    沼气池的最大限制就在于它生成沼气的速度有限,所以不适合量产,在后世主要用于农村个人家庭。

    但,关键是它成本低廉接近于零,副产品还能肥田啊!

    当然,一个聪明人是不会在这种时候和亲娘说道理顶嘴的。

    姜鱼选择先服软,一本正经表示娘说得对,是她考虑不周,又盛情邀请赵盼娣不时过来指点一二工作,帮她查漏补缺。

    还没回到白土村,赵盼娣就被哄好了。

    赶车的姜大牛嘿嘿直笑。

    “说起来,那蜂窝煤便宜得很,都给咱家挣到不少分红。要是能卖焦炭,岂不是能挣更多?小妹,你说的那时机到底啥时候到呢?”

    赵盼娣听了有点激动。